对比《亚洲文明之光》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你听出李立宏声音的味道了吗?

对比《亚洲文明之光》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你听出李立宏声音的味道了吗?

2019-05-22 18:09:16
来源: 互联网整理,仅供参考


自打出生那一刻起,我们就拥有每天吃三顿饭,每周有七天,每年有十二个月,要穿衣服,要上厕所,要睡觉的生活。我们好像天生如此,但央视纪录片《亚洲文明之光》告诉我们,事实并不是这样的。

 

今天,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规律与运行法则,其实是亚洲文明早期那些最了不起的创造。

 

西亚的两河流域,最早种植了小麦;东亚的长江流域,最早种植了水稻;恰塔尔休于遗址,是目前被公认的人类最早的农业定居点。

 

古巴比伦人,创造了最早的陶器上釉技术;黄河流域的中国人,用陶与火烧出了奇迹:秦始皇兵马俑。

 

古印度人最早用贝壳加固服饰,诞生了纽扣;摩亨佐·达罗古城,诞生世界上最早的坐式厕所。



 

印度,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电梯设有0层的国家;古巴比伦人,将1小时定为60分钟,1分钟定为60秒,以7天为一个星期,12个月为1年。

生活在当代的我们,不是天生就拥有如今习以为常的生活与运算法则,是我们幸运,诞生在了文明发育完整的年代,能轻而易举地享用着先辈们创造的文明。

 

我们从出生到死亡,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一日三餐的生活。如果没有打开纪录片《亚洲文明之光》,可能从来不会思考,为什么会如此?

 

纪录片《亚洲文明之光》是5月12日到14日,由央视推出的主题纪录片,分为《文明华章》、《传承创新》、《交流互鉴》,共三集。

 

2019年5月15日,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。作为亚洲文明对话的献礼片,纪录片《亚洲文明之光》采用4K超高清技术拍摄。拍摄足迹遍及22个亚洲国家和地区,13个国内城市,利用三维动画等各类技术手段,将文物“复活”在荧幕上。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宏,颇具历史厚重感,加上我国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李立宏老师的解说,堪称精美之作!



 

谈到配音演员李立宏老师,大家一定不陌生。他的声音经常出现在一些大型纪录片里,比如《飞向月球》、《就是那一只蟋蟀》、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、《亚洲文明之光》;也出现在一些影视剧里,比如《北平无战事》何其沧、《战长沙》胡老太爷、《搜神记》伏羲、《远古的传说》玉帝、《神雕英雄传》周伯通(赵亮饰)完颜洪烈(鲍大志饰)、《天龙八部》段正淳、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玉帝(周润发饰);还出现在动画里,比如《加菲猫》加菲、《机器人总动员》船长、《三国演义》曹操等

 

据说,声优都是怪物。配音演员李立宏老师貌似也是“怪物”之一,即使配音多部同类型的作品,他也能让观众听出他不一样的声音。

 

小编今天揣着好奇,仔细对比了李立宏老师解说纪录片《飞向月球》、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、《亚洲文明之光》的声音,有了新发现。

 

《飞向月球》、《舌尖上的中国》、《亚洲文明之光》虽然都是纪录片,但却是不同类型的纪录片。《飞向月球》属于科教类纪录片、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是美食类纪录片,《亚洲文明之光》是人文历史类纪录片。

 

仔细听三部纪录片,就会发现李立宏老师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味道。

 

在科教纪录片《飞向月球》中,他的声音大气而沉稳,像一个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的智者一样,一点一点地向观众道出宇宙的奥秘。在此片中,他的解说有智者风范。

 

在人文历史类纪录片《亚洲文明之光》中,他的声音仍然雄浑大气,但大气中透着激情,充满力量。如果《飞向月球》的解说是“收”,那么《亚洲文明之光》的解说则是“放”。他在《亚洲文明之光》的解说中释放出了对亚洲文明的热爱、以及身为亚洲人的自豪之情。



 

窃以为李立宏老师配音纪录片,声音总是浑厚大气的。直到听了他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解说,才发现自己错了。在美食类纪录片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的解说中,李立宏老师的配音风格和《飞向月球》、《亚洲文明之光》的配音风格十分不同。在此片中,他像一个“爱吃”的普通人一样,向观众介绍各种美食以及制作美食的人。他的声音非常接地气,充满了人间烟火味,具有生活的味道。

 

“配音是一种表演创作,语言要达于人心,对配音的事物和人要熟悉,要有感情。”李立宏老师曾在采访中这样说道。作为配音员,在配音宣传片、纪录片、广告时,声音大多是雄浑大气的。每个配音员不可能只配音一部纪录片、宣传片、广告,有时候配多了,声音听起来感觉没什么不同,都一个样,除了雄浑大气,还是雄浑大气。糟糕的是,雄浑大气之外,可能还毫无感情色彩。

 

这时候,大家可能就需要向李立宏老师学习,仔细揣摩配音的作品,融入真挚而不同的情感,让自己的声音,听起来别有几番风味!

 


  • 微信好友

  • 微信朋友圈

  • QQ好友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