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刘俊奇
朗诵:关 一
第一次背娘,是十多年前一个秋初的日子。那一年我53岁,娘72岁。
那些日子一直阴雨连绵。每到这个季节,娘的膝关节病便会复发,于是便给娘去电话。
电话的那端,娘全无了往日的欢乐,声音沉闷而又有些迟疑。
娘说,儿啊,你要是不忙,就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也好……我的心里一阵恐慌。
那时候娘大多数时间住在老家,她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,说家里有老姊妹们可以拉呱,在城里你们都上班去了,自己一个人闷得慌。
只有到了每年最热和最冷的日子,娘才会在我们的劝说下,到我和弟弟妹妹工作的省城和海滨城市住上三四个月。
娘一个人在老家住的时候,因为担心儿女的惦念,总是报喜不报忧,像今天这样主动提出来回去,还是第一次。
我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,驱车三百多公里,从济南赶到沂蒙山老家。
一路上忧心如焚,娘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。
父亲去世时,娘才33岁,我最小的妹妹刚刚出生三个月。
为了把我们兄妹五个拉扯长大,尽早还清为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,娘就像一台机器,不分昼夜地运转着。
白天在生产队干一天的活,半夜又要爬起来,为生产队推磨、做豆腐,这样每天便可以记两个劳动力的工分,而她每天的睡眠,经常只有三四个小时。
那时候,我们那里每天的工分价值1毛多钱,娘却经常一个人一天可以挣3毛钱的工分。
村子里的人经常议论我娘的身子骨是“铁打的”。可我大伯则慨叹,就算是铁打的身子,也磨去半截了啊!时光磨走了岁月,却磨不走娘的意志力。
那时候,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,咱不能让人家看不起,不能让人家笑话你们,笑话你们是没爹的孩子……
为了这个承诺,娘吃的苦、流的汗,娘经受的委屈和磨难,难以用文字表达。
汽车驶过了一条小河,远远地就看到了熟悉的村庄,因为连续的下雨,到处泥泞,我让司机把车停在村头,心急火燎地往回走。
娘看到我,艰难地从床上坐了起来,手抚的肿得像大馒头似的膝盖上,脸上呈现出痛苦又有些歉意的表情。
我在娘跟前蹲了下来,想背着她上车。娘犹豫了片刻说,“儿啊,我一百三十多斤呢,你背不动吧?”看看院子里的泥和水,娘还是顺从地趴在了我的背上。
平生第一次背娘,才知道一百三十多斤的娘是如此重。娘看我有些摇摇晃晃,几次想下来,我阻止了。
走在街上,一位婶子正在大门口做针线,看见娘趴在我的背上,有些乖乖的样子,便哈哈地大笑了起来,“哎呦,我说老嫂子,年轻的时候背着儿子,现如今老了,得让儿子背着喽……”
娘“嘿嘿”地笑着,笑声中,有羞涩又有些幸福的味道。
婶子的话,让我心头一热,眼泪差一点流出来。
想起儿时在娘背上的岁月,今天终于可以背着娘,既激动,又有些成就感:娘,您终于给儿子背您的机会……
曾经瘦小的娘,有着一个宽阔而又温暖的背。儿时,娘的背是我们兄弟姐妹最温暖的家。
多少次,压弯了娘的腰,娘却舍不得把背上的儿女放在劳作的地头上,娘担心蚂蚁、虫子爬上孩子的脸……
多少次,熟睡中尿湿了娘的背,娘顾不上擦一擦,却急忙看看孩子的衣裤是否湿了不舒服……
多少个雨雪天,爬下娘的背钻进娘的怀,娘用单薄的身体为我们遮风避雨……
我是娘的第一个孩子,娘对我的疼爱和付出,可想而知。
记得我十五岁的那年,一次我突然间肚子剧烈疼痛,吓得娘不知所措,慌忙背起比她还高的我,撒腿便往村卫生室跑……
我们兄妹长大了,娘却老了。老了的娘,却总是还想着不让我们为她操心。娘常说,你们做好了公家的事儿,娘脸上有光……
在临沂市人民医院,我背着娘楼上楼下看门诊,拍X片,做各种各样检查,到处是温馨的目光和礼让。
医生说娘的腿没有无大碍,开了些消炎和外敷的药,提醒要注意保暖,我这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。
中午,我背着娘走进一家比较气派的酒店。正在这里用餐的人们向我们行注目礼,许多人站起来鼓掌。
一位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我的身边,竖起拇指,还用地道的家乡话跟我说:“老弟啊,背着的是老娘吧?俺很长时间没看着背着老娘来饭店吃饭的了,一看就是孝子啊!来,俺敬老人家敬一杯!”
那个中午,许多素不相识的就餐者来到我们的餐桌,给我和娘敬酒。饭店的老板也过来敬酒,说:有多久没有看见今天这样感人的场面了。
平生第一次背娘的我,那一天竟如明星般的荣耀……
吃过了饭,我劝娘随我一起回省城去,娘说家里还有鸡,离不开,还是像往年一样,天冷点了再去吧。我拗不过娘,只好把娘送回家。
晚上七点多钟回到省城,立即给娘去电话报平安。电话那头却传来娘的哽咽声。
我大惊失色,慌忙说娘你不要紧吧?腿是不是还是疼得厉害?
娘没有回答,抽啜了许久才问我,你的腿、腰没事吧?你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……背了娘一天,心疼死娘了……
那一刻,我泪如雨下……
在这篇文章里,作者描绘出了自己平凡又伟大的母亲。她的平凡在于,她是万千农村劳动妇女中普普通通的一员,而她的不凡也在于此。年轻时就失去了丈夫,独自一人抚养五个孩子长大成人,这其中的艰辛远不是文章中的几句话可以涵盖的。她将儿女们抚养成才后,又像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,不愿意给他们添麻烦,那些病痛或是孤寂,都在一次次隐忍中沉寂。她总是习惯了付出,习惯了将孩子放在自己的背上去替他们挡去生活的磨难,于是,当儿子背起她来的时候,她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抱歉和心疼。
从小时候的娘背着他,到如今的他背起娘,两个人相似的举动像极了一个轮回。这是名为“骨肉亲情”的轮回,是内敛的我们未曾说出口却又一切都在不言中的爱。
刘俊奇:原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。
关一:演员,毕业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,主要作品有《我们的八十年代》、《闯关东》、《明宫夕照》等,平时酷爱朗诵。
桂涛为你朗诵童话的作品《我和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