喧嚣的茶馆、沸腾的火锅、美餐的熊猫……这一切都是成都的代表。而假若人们用耳朵去感知成都,会是什么印象?
30日下午,在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成都市政府代表赠送了一份珍贵的礼物�“成都�声音印象”。
今天,我们一起来听成都!
视频版
作为国家电台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始终以记录时代、传承文化为己任,始终关注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,那些刻画着一个民族、一个行业、一种文化和一个城市留给人们的声音印记。
四川成都作为我国特色鲜明、文化深厚、民俗众多的城市,有其独特的声音印记和不可磨灭的声音特色。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中,这些声音却始终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性格。
在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举行前夕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派出了出色的录音制作团队赶赴成都,走街串巷、深入百姓生活,精心采录了大量原声素材,并从几十个小时的录音素材中剪辑出“成都声音标识”音频记录片。
没去过成都的施主们不要捉急,音频中都体现了成都的哪些城市印记?让我为你一一道来!
最萌的世界自然遗产: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声音
熊猫憨态可掬,四川也被称为熊猫的故乡。在成都,央广制作团队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,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,大熊猫迁地保护繁育中心。团队零距离录制大熊猫吃竹子,听“福福”一根接一根的享受美味午餐。
一座城的鲜香 火锅“引力”:火锅底那咕嘟嘟的食欲之音
成都作为美食之都,除了有川菜驰名中外,火锅也极负盛名,如今的成都,每一条街上无一例外的都有火锅店。火锅的麻辣鲜香正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。制作团队来到成都地道的火锅店,录制火锅咕嘟嘟的沸腾声,用成都百姓最熟悉的声音,展示成都人火辣辣的热情。
民俗七十二行中最独特一技:采耳师傅的震子嗡嗡声
作为一种艺术和技术融为一体的民间手艺,在成都公园、大街小巷里有一群熟练掌握这门民间手艺的掏耳朵师傅,他们拥有着数十种掏耳朵工具,如耳扒子、鹅毛棒、镊子、马尾、刮耳刀、棉花棒、酒精、双氧水、头灯、震子......
央广的制作团队特意走进成都的公园,录制掏耳工具里最具代表的震子声音,音叉随着震动,震颤传导到耳朵,掏耳师傅边掏边用川音介绍这种奇妙感觉“一身都麻酥酥滴”。这声音里,人们能够体会成都人酣畅的性格。
最惬意的中国民间文化活动:成都茶馆热闹龙门阵声
作为成都独特的民间文化活动,三五人相聚,玩耍、聊天、闲谈在成都的茶馆里摆龙门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馆文化。龙门阵之所以必须到茶馆里去摆,因为只有在茶馆里,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,听讲的人也才能真正一饱耳福。茶馆环境宽松,氛围随意,设备舒适,可站可坐可躺,时时茶水伺候,摆者不累,听者不乏。茶客目标一致,兴趣相同,摆者有心,听者有意,一呼百应,气氛热烈。
制作团队走进了成都公园茶馆,录制了打麻将的哗哗声,茶碗和盖子的轻碰声。深刻体味成都人民的悠闲、惬意和幸福感。
怎么样,这样的成都你喜欢吗?
用声音记录时代的声音印记
为央广点赞!为成都点赞!
特此说明:本文整合自央广网、四川新闻网(本文用到的图文、音视频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烦请告知,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,谢谢。)
猜你 喜欢
【深度好文】
播音猿,求你别再读错我的姓了
汪涵说过的那些教科书式的救场词
播音僧的朋友圈��未来主播看这里!
唤醒四海八荒这件事情,他竟坚持了67年!
读课文读到高潮,《刘胡兰》教会了我以情带声!
“天生有好嗓子,不需要练声,天生音质不好,练了也白练”
沙龙分享:“新闻”的“wen”这样读就错了(即学即用)
我们回放了300场董卿的主持,就为了帮你摸清她的说话套路!
【往期新闻特训】
水土不服,就服彭坤播的新闻特写!
新闻精讲:播100个长句子都不如看这1篇文章
句子没看懂就敢播,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吗?
《新闻联播》到底有多快?李瑞英老师亲口告诉你
不会归堆抱团,是毁掉一段播报的最好方式(干货精讲)
学会这三招,再也不用担心气息不够用了(刚强范播,实例分析)
【往期齐越节报道】
重磅!第十九届齐越节全国决赛名单出炉!
齐越时间到!专访齐越节意见领袖��石彦伟
齐越时间到!《诗歌之王》徐涛战队明星选手唐济强晋级本届齐越节终选,听听他怎么说……
齐越时间到!听中传播音研究僧如何演绎《采蒲台的苇》
齐越时间到!走近浙江传媒学院��《可爱的中国》
齐越时间到!且听中传播音僧的《林徽因、徐志摩诗三首》
齐越时间到!他们用《北方》,诠释“生命诚可贵,朗诵价更高”!
重磅!第19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复选名单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
回看更多播音干货,播音僧,找组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