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川影·说】《表演者言》告诉你真正的表演长什么样

【川影·说】《表演者言》告诉你真正的表演长什么样

2018-06-27 09:49:47
来源: 互联网整理,仅供参考


关于实力派“戏骨”和“流量明星”的讨论一直存在。

 

有人拿演戏当事业,兢兢业业对待每一场戏,有人拿演戏当儿戏,只为赚钱。

 

《演员的诞生》已经出了5期,因为章子怡的“摔鞋”和跟王俊凯的“互怼”,在网络上火了。

 

除了话题,节目本身并不令人满意,网友称这是“戏精的诞生”。

 

真正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还是有演技有实力的演员,如周一围,如教会欧阳娜娜演戏的实力派演员导师刘天池。

 

谈论表演这件事,《表演者言》最有发言权。



《表演者言》是演员周迅发起,在电影频道播出一档访谈类节目。

 

一共10期,每期15分钟,全程干货。

 

十个访谈嘉宾:黄渤、秦海璐、冯远征、奚美娟、蒋雯丽、吴君如、段奕宏、赵立新、王千源、王庆祥。

 

都是戏骨。

 

这个节目的魅力在于,让每个人都读懂表演,提高观影体验。

 

第一期节目,周迅和黄渤聊表演的真实。



真实是表演的最高目的,就要演什么,像什么,不漏痕迹地塑造角色。

 

但是做到真实的表演,很难。背后一定是需要最扎实的基本功和日复一日对生活和人物的观察。



黄渤在北影读书的时候,学的是表演配音。他说每天早上六点晨练,起床练习哭和笑,练了两个月,他讲了晨练中的一件趣事:

 

“表演专业的同学在一边‘咿呀咿呀’开嗓,配音的同学在另一边‘哈哈哈哈……呜呜呜呜’,外边的人老是透过围墙看我们,说这不是北京电影电视学院吗,什么时候变成了精神病院?”

 

表演除了基本功,还需要通过观察人物,模仿人物积累表演素材。可如果演对手戏的是一头牛呢?

 

黄渤拍《斗牛》时候,为了和搭档“大牛”演好对手戏,他全程陪牛吃陪牛睡,“最后真的变成一个养牛的”。



这就是“真听真看真感受”,当真正的融入到一个环境和氛围里,才能最大程度上还原演员所需塑造的角色。

 

黄渤还谈了一个演员的“真心”,他说保留真挚也是演员的一份责任,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贴合表演。

 

真正敬重表演的人,才真的不会忘记初心。

 

第三期节目,周迅和冯远征聊表演的筋骨。



表演的筋骨是让表演能立得住的东西,是表演的底气所在。

 

表演的筋骨,同样离不开每一次对角色的认知和积累。

 

冯远征在《非诚勿扰》有一段非常出色的演出,和葛优演对手戏。



彩排的时候他和葛优互相握一下手就坐下聊天,当真正开拍的时候,他一直抓着葛优的手,过了一会儿才松开。

 

“那场戏完了以后,葛优跟说我,处理地真好,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”。

 

演员有时的即兴表演会成为经典,但对于角色的灵感,是演员日常观察积累表演素材、水到渠成的结果。

 

冯远征除了参演影视作品以外,他经常活跃在话剧舞台上。

 

在一段高强度时间演电视剧以后,他会想回到话剧舞台。

 

“舞台表演和电影表演不同,舞台表演是一次酿酒的过程”。

 

用两个月排一场2��3个小时的话剧,两个月天天重复一句台词,每一次观众的实时反馈都是一次汲取的机会。

 

在冯远征看来,把小角色演出光彩来,就是筋骨。



没有哪个演员天生就会演戏,成为演员只是一个开始,如何成为真正的“戏骨”是需要一辈子去打磨的事儿。

 

《表演者言》看得很过瘾,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没看够。


宣传部 | 郭雪媛


图文编辑 | 王晶


请关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:





  • 微信好友

  • 微信朋友圈

  • QQ好友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