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为基 “东山”再起
青山如玉,瑞意翠微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土地,人们惊诧于它的翠变。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——这片曾经搁置了(近百年)的荒芜山坡,今时今日,正“东山”再起!
【推出片名】生态为基 “东山”再起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如何让总书记的号召在基层落地生根,林西县打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牌——在林西镇的东北方,依托“一河、三川、四山”的现状格局,按照生态、文化、旅游、扶贫相结合的思路,打造一个集现代农业、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。园区规划27.7平方公里,相当于当前两个林西镇建成区的面积,区域内涉及3个乡镇街道、8个村民组。
按照“整体规划、分步实施”的原则,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分两期建设,一期2017—2019年,规划面积8.9平方公里,计划投资4.9亿元。二期2019—2021年,计划投资5.4亿元。园区建设实施“1+4+N”战略,“1”是以规划区内生态修复作为一个大的主题,培育都市农业观光、生态农业产业、生态沟域经济示范、休闲农业体验“4”个产业园区。“N”是打造多个项目节点,包括农事体验、养老度假、休闲广场、花海观光,亲子游乐、农庄接待等。通过节点建设带动园区发展,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自主创业,最终实现脱贫致富。
现在无人机飞过的这片看似不起眼的山坡,再过一个月,近千亩的秧苗将变成大片花海。作为园区的一个重要景点,这里将引燃园区整个夏季的旅游观光热潮。
荒山披翠,花海如潮。为了解决缺水难题,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在建设之初,就从城南嘎斯汰河铺设了18.1公里的输水及灌溉主管线,安装了两处总计13000立方米的蓄水罐。截止目前,包括花海在内,园区完成了山体树木种植5000亩,花海种植640亩,苜蓿种植200亩;道路两侧及景观节点绿化栽植乔灌木30多个品种五万六千余株树木;花海及木屋周围栽植成品花卉六万余株,曾经裸露的山体得到了彻底修复,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。
加快电、路、桥、景观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。自2017年4月开工至今,园区已完成投资3.7亿元,布设供电线路3.5公里、改建道路20.9公里、完成人行步道和自行车车道10.8公里、新建跨河大桥1座,使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区与林西镇区合理衔接、“七星伴月”景观节点基础工程全部完成、7.3万平方米的入口广场、26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、6580平方米停车场、1700平方米小型广场、2500平方米河道改造、300平方米木屋、600米花海木栈道、4480平方米商业广场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。------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,园区功能更加完善,环境更加优化,对林西县及周边地区的吸引、辐射、带动力进一步增强。
生态修复,产业支撑。园区把发展产业作为助力脱贫的突破口。截至目前,园区完成土地流转2512亩,佰惠生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1700平米的科技研发中心投入使用,370亩甜菜试验示范基地获得较好收益;恒光大公司660亩中药材示范基地种植完成,投资3000万元的4000平米中药材文化展示及科研中心即将建设,投资3000万元的323亩高标准农业温室大棚年内投入使用。一个个大项目、好项目入驻园区,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区的发展后劲十足。
跟随无人机的视角,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园区高标准建设的易地移民新村。从县内9个乡镇中,选取了100户经营意识强、有自主创业能力的贫困户入驻园区,依托园区产业的发展,为贫困户提供土地、温室大棚、光伏发电、就业岗位等,让搬迁人口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。
在加强生态修复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发展的同时,园区还在规划中预留建设用地2000亩,分期进行储备,通过优化园区环境,完善园区功能,增强园区吸引力,促就园区内土地升值,获得资金回报,形成合理的经济循环。在运营过程中,还可以通过场地租赁、苗木销售、景观节点门票等收入解决建设期的投资。
青山如翠,大地飞歌。下一步,在完成基础设施工程的同时,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还将启动占地3.3公顷、建筑面积近16000平的文化综合体项目。采用“四水归堂”的设计理念,建设生态餐厅、游泳馆、博物馆、民宿、儿童乐园等,为园区带来高效和生动的体验。同时,吸引更多社会投资进驻园区,加快园区发展。最终将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打造成为集产业发展、现代农业、农事体验、旅游观光、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。
生态作底色,文旅搭惠桥,产业承发展,青山话多娇,花海连水动,畅游乐逍遥。不远的将来,东山生态扶贫产业园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