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首梦想花开的林业之歌;
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;
这是一片巾帼创业的示范基地;
这是一束产业脱贫的希望之光。
南国之丹 花开南国
——南丹县南国之丹花卉苗木产业核心示范区
南丹县南国之丹花卉苗木产业核心示范区,位于黔桂交界处,由一群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团队用辛勤的汗水,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,以坚韧不拔的毅力,以抓铁有痕的劲道,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,成功地将示范区从一片丘陵荒地,打造成为展现一群巾帼创业者风采的乐园,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热土。
示范区利用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泉高速和国道210线旁-----南丹县芒场镇巴平村的区位优势,由自治区林业产业龙头企业——广西南国现代建设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投资建设,以“国家提出的田园综合体构想”为指导思想,规划总面积3509亩,其中核心区面积1509亩,拓展区、辐射区面积2000亩,是河池市目前唯一重点打造的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集成的、具有地方特色花卉苗木产业核心示范区。
示范区依托“西南出海大通道”“贵州进入广西第一门户”的区位优势,围绕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,抢抓“壮美广西”“多彩贵州”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花卉苗木大量需求的机遇,以“林旅一体化”为发展主题,按照“三园一中心”进行规划布局,建设花卉种苗繁育园、种苗高效培育园、特色苗木种植园和花卉苗木交易中心,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经营集约、技术集成、人才孵化的新示范平台。
示范区重视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,并获得“南国之丹”、“南国花花仙子”等商标品牌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,与广西林科院、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校结成“产、学、研”联盟,同时成立“南丹县现代特色农林研究所”,研究开发紫薇新品种、宝巾花新品种、茶科植物快速繁殖等多项课题,其中“茶芽砧嫁接繁殖法”获得了国家专利。
示范区在阿里巴巴建立“南国之丹”商城,搭建“广西南国之丹生态农林”微信互联网平台,并运用园林市政工程的技术优势,高效融入乡村生态工程建设中,形成产、供、销一体化格局,实现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。
示范区利用地方特色花卉苗木、巴平村万亩梯田景区、下街屯的全国乡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,打造乡村花卉旅游精品线路,举办花木观赏节活动,使示范区成为桂西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热点。示范区打造的“花卉艺术摄影基地”成为河池市励志微电影《月亮花》的拍摄基地。
示范区立足高寒山区的石漠化农村,充分利用闲置荒地。采取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+科技”模式,以农户土地入股“底金+分红+劳务收入”方式组建“南丹县苗森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”,以代耕代种代管代销等全程化托管服务,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。示范区每年安排周边村屯1000多名农民就业,解决3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。示范区每年培育良种茶苗上百万株,推动油茶和茶花产业规模化发展,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标杆。
示范区先后荣获“国家农综花卉示范基地”、“国家科技部生态农林产业星创天地”、“自治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”等称号。示范区入驻企业获评为“广西十三五脱贫攻坚扶贫龙头企业”“河池市脱贫攻坚社会帮扶工作先进企业”等。 先后接待了国务院参事等国家级考察调研组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博士参访团、国家林业局的林业扶贫调研组、广西区团委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科技扶贫行动培训会、贵州省黔南州330人贫困户科技扶贫培训现场会,示范区成为跨省、跨区域的多批次农林业科技交流平台。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展望未来,本示范区将继续围绕“示范做强产业,产业推动示范”的思路,立足石漠化地区,依靠农村和农民、壮大花卉农林产业基地,科技先行,把“南国之丹”打造成为黔桂廊道上可持续发展的地方特色产业示范之星。
中共南丹县委员会
南丹县县人民政府
2019年7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