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漠中的鱼米之乡

沙漠中的鱼米之乡

2021-06-15 09:21:16
来源: 互联网整理,仅供参考

沙漠中的鱼米之乡

千里稻花应秀色,水满田畴稻叶齐。

这里是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万亩有机水稻主产区。春耕时节,万头攒动,机声轰鸣。一望无际的绿色与山、与水融为一体。

海拉苏镇是西拉木伦河边的一个小镇,这里生产的稻米以色香味俱佳而著称。

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,横贯赤峰全境,在翁牛特旗东部形成一片冲积平原后,汇入西辽河,这就是东北地区南部最大的河流——辽河的两个正源,当地人称之为“两河流域”。千百年来,两河流域百姓生生不息,繁衍昌盛。

这里位于科尔沁沙地西侧,虽然有大片沙漠,但却来水充裕,日照充足,四季分明,雨热同季,土壤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,极适合农作物生长。

水稻录音

据记载,赤峰水稻种植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1696年,也就是清康熙35年,有三个金姓朝鲜族人,在西拉沐沦河南岸播种下这种带红芒的种子,这就是最早的赤峰水稻。

几百年来,小面积的种植一直持续。生产的少量稻米,初为贝勒府专有,后为宫廷贡米,寻常百姓很难吃到。

河水日夜流淌,两岸也一直维持着茫茫沙漠中的传统游牧生活。

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,赤峰兴建水利,先后在老哈河修建了红山水库,在西拉木伦河修建了海拉苏水利枢纽工程。从此,两河沿岸一改传统的耕作模式,与水稻打起交道。即使是蒙古族牧民,也放弃了传统畜牧业,种起水稻来,成地地道道的稻农。

赤峰水稻,又称“沙地水稻”,主要集中在两河流域的翁牛特旗和敖汉旗,最高时种植面积达32万亩。

在沙漠边缘的两河沿岸,一望无际的稻田,直入天际。在沙漠深处,沙丘中渗出的水,形成涓涓细流,人们也充分利用,开辟出片片稻田,成为沙漠绿洲。

一面是塞北茫茫沙漠,一面是江南濛濛水乡,两种截然相反的景象,在这里完美组合,相映成趣。

特殊的地理环境,优越的气候条件,赋予了赤峰稻米独特的品质。

得益于两河流域营养丰富的河水,赤峰水稻多数采用有机水稻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和工艺,已经认证有机水稻种植面积4万亩,获得绿色认证的水稻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。

这种栽培工艺,虽然产量不高,每亩仅400—500公斤,但品质上乘。

稻谷白日被高温裹挟,夜晚潜心沉淀养分,谷穗中微量元素聚集,颗粒饱满,质地坚硬。

稻谷香飘醉暮秋,丰收时节,一车车、一袋袋,带着农民的喜悦,带着赤峰稻米特有的芳香,进入寻常百姓家。

水稻种植,也改变了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。

在水稻产区,从事水稻加工的企业和种植户采取合作社联合模式,合作社上联市场、下联农户,融产供销于一体,在水稻生产劳动、技术、资金、信息、购销、加工、储运等环节,实行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发展,通过商标注册、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,提高商品的附加值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,真正实现了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相对接。

玉田皋大米、老河大米、海拉苏大米等商标品牌,人们已耳熟能详。赤峰大米已经悄然跻身于繁华的大都市,在沈阳、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地的餐桌上,总能与赤峰稻米不期而遇。

这是国家大二型水库——红山水库,农牧民更喜欢叫她“红山湖”,这里盛产的大银鱼远近闻名。部分农民还充分利用种植水稻形成的水面,搞起特色养殖业,养鱼养鸭,生产的鸭蛋深受城里人的喜爱。

水稻录音

如今,这片万古沙漠,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,已经真正变成了鱼米之乡。

天地万物,对于人类而言,或许每一种食物的存在,大自然总有它相应的安排。

赤峰水稻,大兴安岭、燕山脚下延展的生命,西拉木伦、老哈河畔跳跃的精灵。

稻农们有时忙里偷闲地站在田畦边,看远山有意的浮云,听脚下无声的流水,心中便充满了希望。

撰稿  郑

摄制  某某公司

监制  王家俊

中共赤峰市委宣传部出品

  • 微信好友

  • 微信朋友圈

  • QQ好友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取消